- 索引号: 113701000043281341/2025-00057 组配分类: 部门计划及总结
- 成文日期: 2025-03-17 发布日期: 2025-03-17
- 发布机构: 济南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标题: 济南市国资委2024年度工作总结
- 发文字号: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国资委党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济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暨2024年“项目深化年”工作动员大会、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部署要求,锚定“1238”工作思路,以深化改革提升行动为抓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八大专项行动”,推动市属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底,13家市属企业实现资产总额1.27万亿元,营业收入1985.57亿元,利税总额122.24亿元。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一)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国资系统开展“第一议题”学习近3000次,中心组学习165次。谋划国资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各项工作,开展宣讲337场,受众17000余人。
(二)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召开后,自觉对标“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任务,第一时间把涉及国资系统的任务细化成具体措施、落实到具体处室,结合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一体谋划推进,确保市委部署要求落实落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深化改革实施意见,明确国企深化改革目标路径。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牵头制定工作方案,定期调度开展情况,加强警示教育,以案明纪促学。
(三)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抓实机关党建,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深入推进机关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选优配强14名党支部书记及6个支委会班子,努力做到组织有力,堡垒坚强。建强机关干部队伍,开展大练四项基本功、调研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常态举办国资讲堂,为年轻干部配备成长导师,不断提升干部综合能力素质。扎实推进法治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出台《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常态化学习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制度的通知》,常态化学习党内法规、国家法律制度,年内党委会学法27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8次。
二、党建引领聚合力,全力服务保障企业发展
(一)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施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落实班子成员支部联系点制度,打造党组织标准化示范点,评定五星级党支部。指导市属企业落实“双培养”制度、规范发展党员,有力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二)不断强化党建品牌创建。指导企业发布党建品牌743个,总结形成市国资委党委层面“深融双创”党建品牌。发挥党员先锋示范带动作用,指导市属企业建立党员突击队、党员创新工作室,党员带头攻坚重点项目(课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三)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清廉泉城”建设部署要求,谋划推进“清廉国企”建设,组织“涵养清风正气 建设清廉国企”廉洁文化成果汇报演出,积极打造优秀廉洁文化宣讲课程、廉洁教育基地、清廉国企品牌。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有关要求,制发过紧日子厉行节约的通知,常态开展作风提升检查。
(四)抓实意识形态和保密工作。建强意识形态阵地,办好《济南国资》杂志和“国资叮咚”微信公众号。组建网评员队伍,做好网络舆情防控处置工作。抓实保密工作,年内多次开展保密教育和检查,有效筑牢保密工作防线。
三、深化改革谋发展,深入实施“八大专项行动”
(一)锚定目标、对标竞进,积极打造一流企业。指导市属企业“一企一策”调整制定对标发展方案,配套制定以“一利五率”为核心的“对标一流”考核指标体系,加强激励、推进赶超。目前全市共有“双百企业”2家,“科改企业”3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5家。二机床集团、产发集团、济钢集团冶金科学研究院在2023年度评估中获评优秀等次。济钢集团对标杭钢集团转型发展,围绕空天信息产业努力培育全新产业链,转型发展情况《新时代济钢“三变”》被人民日报头版刊发。
(二)围绕大局、推进发展,全力保障强省会建设。大力推进项目建设,紧盯“项目深化年”的工作部署,按照“三看三深化”工作法,大力推进项目建设。聚力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优化确定实体经济企业名单,出台《支持市属国有企业发展实体经济的措施意见》,对市属企业中的实体经济企业进行“穿透式”扶持帮助。积极参与强省会建设,市属企业承建的济南地铁3号线二期正式开通,济南黄河大桥主线、济南黄河齐鲁大桥同时通车运营;积极参与济南机场二期工程、明府城、医学中心、科创城等重点项目建设,为强省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认真履行国企社会责任,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全力保障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交、地铁等重大民生需求,公交客运量47114万人次,轨道全线客流量10540.63万人次。
(三)纾困惠企、破解难题,有效助力企业轻装上阵。积极推进行政事业资产盘活工作,推动市属企业划拨土地盘活利用,做法被省国资委作为典型案例推广。持续推进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全力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积极服务省属企业。组织召开省属企业座谈会,多次到省属企业走访调研,了解驻济省属企业困难需要,积极协调解决。
(四)深化改革、聚力攻坚,着力激发企业活力动力。持续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按照重点量化指标要求,定期调度、加压推进,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我市国资国企改革经验列入国务院国资委典型案例。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修订《济南市市属企业主责主业管理办法》,引导市属企业围绕主业培育战新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进一步提升企业现代化治理水平。加强董事会建设,出台《市属企业董事会授权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持续深化经理层任契改革,不断提升市属企业现代化治理水平。
(五)科技赋能、数字转型,培育壮大新动能新优势。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鼓励市属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建立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对于承担国家和省、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研发费用支出,分别按实际发生额的2倍、1.5倍、1倍予以加回。支持企业创建高能级研发平台,鼓励具备条件的市属企业争创更高水平研发机构,创建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类研发平台和研发机构。
(六)强化监管、防范风险,持续提升国资监管效能。联合市公安局等部门建设济南市涉企风险数智防控平台,引入金融、税务等数据资源,构建上下贯通、实时在线的数字化智能化监管体系,提升国资监管智能化水平。进一步强化区县国资监管,落实2024年度指导监督区县国资监管工作计划,进一步加强对区县国资的指导监管,历下区、起步区成功申报县级国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创新实践基地。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审计式”监督检查,召开安全生产“解剖式”现场反馈警示会议,及时化解信访问题,守牢安全生产发展底线。
(七)政策引导、强化管理,扎实推进人才强企战略。加强外部董事管理,修订《市属企业外部董事管理办法》,建立专职外董与企业现职领导人员“双向交流”机制,开展2023年度外董履职和任期评价。做好企业中层干部管理,指导市属企业建立中层干部选任管理“1+6”系列制度,优化完善企业中层干部审核备案流程。推进经理层任契制管理。在市属企业实行经理层任契管理制度,推进中层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
(八)强根铸魂、发挥优势,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党的领导全面融入公司治理,制发《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市属一级企业及符合条件的子企业完成“党建入章”。规范议事决策程序,指导设立党委的法人企业健全完善“三张清单”,具有人财物重大事项决策权的独立法人企业的党支部(党总支)建立集体研究把关重大事项清单。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开展第三届国资国企“三牛”先锋评选,评树一批党建工作、生产经营“双过硬”党组织和思想作风、岗位业绩“双模范”共产党员,开展先进事迹宣讲和党员承诺践诺评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