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3701000043281341/2020-00141 组配分类: 工作进展
  • 成文日期: 2020-08-12 发布日期: 2020-08-12
  • 发布机构: 济南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标题: 济南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会在济南静态交通集团召开
  • 发文字号:
济南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会在济南静态交通集团召开
信息来源:济南市国资委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

为落实济南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示和要求,通过加强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运营,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保障能力,以破解充电难题。8月11日上午,济南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会在济南静态交通集团会议室召开。

济南市发改委副局级领导干部盛顺吉,电力处处长徐钢,主任科员李凇;济南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李咏,战略规划处处长李峰;济南静态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培钢等领导出席会议。济南市发改委电力处处长徐钢主持会议,省内30余家充电桩设备制造相关单位参会。

会上,市发改委电力处徐钢处长对《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进行宣贯、解读。该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到2022年年底,全市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力争突破50000个,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充换电服务市场,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充换电需求。

该实施意见还提出了七项重点任务。一是加快推进居民小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完善公共停车场充电基础设施,三是加快行业专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四是积极构建高等级公路城际快充网络,五是推进公务用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六是鼓励旅游景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七是推进油气电氢交通能源设施融合。

各相关责任单位通过强化规划引领和用地保障、简化建设审批手续、提升配套电网保障能力、降低充电费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安全管理、规范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加快充电运营模式创新、推送充换电服务信息资源共享等措施,为加快推进全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李咏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也有助于推动交通新能源领域的转型和发展。充电服务市场整体上将呈现出爆发似的增长,这是社会、技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发展的有利契机。济南静态交通集团作为国有企业,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和作用,在建设、管理、运营和合作等各方面领域与各个企业,通过技术结合、资本结合、合作模式结合等,深入探讨研究,搭建起政府与企业的沟通合作,和企企合作互利共赢的桥梁。同时,市国资委将全力支持和参与,共同推动好、落实好全市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

市发改委副局级领导干部盛顺吉对于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他提出了“压、推、引、促”的四字推进思路。压是压实责任,任务分解具体、责任压实到位,才能更有利的加速建设工作开展;推是推进充电桩布设,静态交通集团加强与相关企业联系,多方合力加大充电桩布局;引是引导解决充电桩建设难题,让电动汽车在路上跑得更顺畅;促是相关政策促进,争取补贴。济南正在研究充电基础设施补贴政策以及新能源汽车的一篮子补贴政策,这些都将促进充电基础设施的布局及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发展。

对于各企业在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他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讲信用,企业“无信不立”,行业的信用更为重要,做的话就要持续做下去,千万不能自砸招牌;二是要重安全,安全是推动工作开展的前提,一切项目的推进,都离不开“安全”这一主题;三是要做大做强,要把产业做出规模,形成停车充电一张网,切实为群众出行提供便利。

同时,他也对济南交通集团提出了要求。当前电力处正会同静态交通集团编制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摸排全市停车资源。静态交通集团一定要尽快制订行动计划,分解任务、压实责任,全面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推动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的主体企业,济南静态交通集团李培钢董事长表示,集团将根据《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及《济南市发改委关于印发<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责任落实分工表>的通知》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停车资源分布、停车场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管理工作实际情况以及静态交通集团承担着全市公共停车场建设、老旧小区公共停车设施改造、全市道路停车泊位特许授权经营主体职责,制定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一体化投资、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确保充电桩建设任务得以落地实施。

下一步,集团将通过分解推进全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同步推进。一是根据新能源车主充换电行为习惯及热点出行路径分析,优先对居住小区及周边道路、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停车场、加油站等用电需求较为突出的区域加设充电基础设施;二是将全市充电基础设施数据统一接入静态交通云平台,打破停车与充电基础设施使用的信息孤岛,实现数据互联互用,解决广大市民“车不知哪停、电不知哪充”以及油车占位的民生问题;三是通过静态交通云平台的政府监管与公众服务功能,以大数据驱动停车、充电基础设施后市场建设,完善洗车、租赁、维修等配套服务产业链,形成国民经济发展共同体,最终实现静态交通行业的“共治共管、共赢共利”的良好产业模式。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