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楷模·弘扬工匠精神 展现劳模风采——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刘东海同志先进事迹

发布日期:2019-12-27 浏览次数: 字体:[ ]

刘东海,男,出生于1962年12月,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试验中心副总试验师,特高压变压器试验专家,高级技师。参加工作38年,一直奋战在电力设备试验一线,只有高中学历的他,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和勤奋学习,攻坚克难、勇于创新,逐步探索形成了一套准确、快速、高效的工作方法,造就了属于他自己的“匠人”绝活。

刘东海不断突破电力设备试验技术瓶颈,以匠人之心打造出变压器试验的技术巅峰,为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重点工程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累计获得科技进步奖15项、发明专利5项、QC成果奖2项,在《变压器》、《山东工业技术》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专业技术论文6篇,多次被评为集团级先进工作者。在2018年寻找“济南工匠”的颁奖典礼上,刘东海荣获“济南工匠”荣誉称号;2019年被评为全市第七届道德模范。

专业专注,争当试验急先锋

1989年,刘东海调入山东电力设备公司(原山东电力设备厂),从此便与变压器试验结下不解之缘。

2010年,为服务我国特高压事业的发展,山东电力设备公司启动首台1000kV特高压升压变压器的研发工作,时任山东电力设备公司试验总负责人的刘东海主动请缨担负该产品的试验工作。1000kV变压器是当时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容量最大的变压器,设备要求的试验技术难度大、标准高。万事开头难,刘东海带头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研究分析相关技术标准,和变压器设计人员通宵达旦地讨论产品结构问题,针对试验的重难点问题一一攻关,不肯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为了解决试验大厅空间狭窄、温升试验发电机容量较小、变压器入口电容大、雷电冲击波前时间调整困难等多个技术难题,刘东海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出电器定位法、超声定位法、多端子测量法等一套测量局部放电定位的科学试验方法,为特高压变压器的最终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试验是产品出厂的最后一道关口,每一环节都不能掉链子,我们从来都是一次试验成功!”这是刘东海一直坚持的工作信条。在近四十年的工作历程中,刘东海主持了近万台变压器的出厂试验项目,不仅填补了山东电力制造企业在特高压试验技术领域的空白,也缔造了我国特高压试验技术的多项纪录。

匠心独运,变压器试验领航者

相较于常规变压器,特高压产品试验项目多而复杂,试验方案的编制需要综合考虑产品本身构造和试验环境状况。经过多年的技术实践摸索,面对任何型号的变压器,刘东海都能拿出精准的试验方案,一提起他的名字,同行业专家都竖着大拇指赞不绝口。

换流变压器是特高压直流输电关键设备,2012年,山东电力设备公司成立专项小组主攻换流变压器项目,国内外可借鉴的技术经验和资料都极少,一切与之相关的试验工作都需要从头开始。一些年轻同志觉得困难重重,想打退堂鼓,我至今还记得刘东海同志当时的表情,他扬着头,目光坚定,语气温和:“怕什么,从‘0’到‘1’是最难的,而从‘1’到‘100’是比较简单的,难就难在我们到底能不能跨过第一道门槛。”刘东海带领团队查阅大量的技术资料,奔走各地调研学习相关技术经验,计算了制定了详细试验方案。在他的带领下,试验团队先后完成了±400kV、±200kV、±800kV换流变试验,并全部通过国家级鉴定。2017年,在移相变压器设计方案研讨会上,面对专家组对产品结构设计试验方案的质疑,刘东海创造性地为产品增加了三个辅助试验套管,解决了特殊部位无法进行试验考核的问题。为了能对移相变进行多方面研究,他根据设备特点重新编制了多套试验方案,最终成功完成企业第一台移相变的试验工作,得到一向以苛严著称的荷兰KFMA实验室的高度肯定。

2012年以来,山东电力设备公司进入特高压产品规模化生产阶段,迄今先后承担了“六交九直”特高压交直流工程、150余台变压器生产任务。刘东海和他的试验团队面对巨大考验,不畏艰难、创新突破。为了对每一台变压器“量身定做”出可靠的、标准的“体检方案”,刘东海带领试验团队从试验原理分析到试验方案确定,从性能参数对各项试验的要求到试验过程可能对结构造成的影响等,全面分析、深入研究,严把最后一道关,保证了出厂产品的质量。截止2018年,刘东海全程参与完成了37台特高压交流变压器、64台换流变压器、22台特高压电抗器的出厂试验,特别是2017年、2018年,创造了扎鲁特-青州、上海庙-临沂、昌吉-古泉三个特高压项目连续28台特高压换流变压器一次试验成功的行业记录。

精准试验,关键时刻显身手

试验工作的重要性不在于试验本身顺利通过,而是能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保证产品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对于变压器的试验工作,刘东海一直秉持着这样的理念,他把自己当做特高压产品的专职“医生”,全力为设备的可靠运行保驾护航。早在1998年,刘东海克服当时设备条件极为有限的困难,根据现场直流电阻测量数据,精准判断出是分解开关不到位产生的问题。他积极而耐心地与用户沟通解决问题,用专业的态度赢得了客户信任。

2013年,上海沪西站1000kV特高压变压器运行中油色谱出现乙炔,刘东海先后11次到现场,白天参与试验,获取第一手试验数据,整宿查阅资料,分析试验现象,最终判定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冷却器运行顺序有关。根据设备自身特点,他为其量身定制了新型的冷却器运行方式,为公司避免了重大损失。2016年,新疆伊犁站750kV变压器备用相移位到运行位置后,局放试验出现较大放电量。刘东海迅速赶到现场,根据放电图形和起始、熄灭电压差异较大现象,根据多年试验经验,即判断是变压器受潮原因引起的,他巧妙地通过1.1倍电流16小时加热和油循环,使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谈起这些往日现场试验迅速解决问题的经历,刘东海历历在目。他提起2014年检修特高压变压器的事:“浙江的一台变压器出了问题,原厂家经过多番处理仍旧解决不,于是请我们过去帮忙。我们到现场一测,发现是铁心结构引起的低压绕组问题,这是导致介质损耗变大的经典问题,我们处理得非常漂亮。后来其他用户也出现了类似状况,原厂家就直接推荐用户找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的试验团队帮忙解决。”他含着微笑,言语中充满了自信和自豪。变压器制造同行没有嫉妒和诋毁,给予的却是无尽的信任,这源自对刘东海及其团队精湛专业和高超技能的高度信赖和折服。

薪火相传,孜孜不倦育新人

尽管现在已经年近花甲,刘东海仍然坚守着对变压器行业的探索初心,在他的办公桌上始终放着一本《变压器实用技术手册》,身后的书柜里也摆满了各种书籍资料,随手拿起一本都能看到他常年翻阅的痕迹,卷翘起的书边儿已经抚不平了。办公室的同事打趣说:“这些可都是刘总的宝贝!他还给我们编了一本宝贝书呢!”他们说的是正是刘东海2006年独立编撰的《变压器试验手册》,这本书至今仍是很多变压器试验人员的必备教材。而刘东海本人就是一本活教材,他学识丰富又乐于分享,将自己的多年的经验无私地传授给青年员工,为企业打造出一支优秀的试验团队。工作38年来,刘东海先后带过30余位徒弟,培养出试验中心的16位业务骨干。可以说是“桃李满公司”。现在,即便公司员工尊敬地称呼他为“刘总”,在内心里,他几乎是公司每一位员工心中最和蔼可亲、知无不言的“刘师傅”。

在去年10月份的2018寻找“济南工匠”的评选活动中,刘东海凭借着自己在国家重点工程线路上变压器试验的突出表现,在济南市一百多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获选“济南工匠”称号。作为一名国网人,刘东海始终坚持一名技术匠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特高压坚强智能电网建设贡献力量。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